第五屆全國土肥和諧大會”20位專家報告精彩紛呈
2020年12月6—7日,“第五屆全國土肥和諧大會”在北京中國職工之家酒店隆重召開。本次大會以“腐植酸,我們要做新土地的主人”為主題,邀請20位專家圍繞“土肥和諧”,從理論、政策、機理、技術、應用、產品等多個角度,分享了5年來腐植酸構筑“土肥和諧”的研究成果。來自全國“政、經、產、學、研、用、推”各領域的160多位代表出席本次大會。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副會長、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榮在《我國耕地質量提升的路徑》報告中,介紹了我國耕地質量現狀及主要問題,提出了腐植酸提升耕地質量的路徑,包括(1)以區域高產土壤腐植酸及構成為目標合理施用礦源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2)“構建腐植酸與沃土微生物地力提升生命共同體;(3)以土壤團聚體構建為核心形成健康耕作層;(4)以農業秸稈資源肥料化為目標發展生化腐植酸。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白由路在《腐植酸的研究與展望》報告中,分享了腐植酸的早期和近代研究過程與成果、腐植酸主要作用機理以及腐植酸肥料田間應用效果等。他建議今后可從以下5個方面開展腐植酸研究:(1)以超分子結構理論為基礎;(2)以超分子結構中的真分子起作用為假定;(3)以植物代謝組學為手段;(4)以確定有效組份為目的;(5)兼顧土壤腐殖酸有效性鑒定。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魏丹在《東北黑土地保護產生的示范作用》報告中,介紹了我國黑土地的現狀及面臨的主要問題。她認為,充分發揮“腐植酸+”在黑土地保護中的作用,以為黑土地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部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礦區生態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教授白中科在《礦區土壤重構與肥力提升關鍵技術》報告中強調,保護黑土地,一定要把根(腐植酸)留住。他強調,在土地資源損失嚴重的情況下,土壤重構相當重要;重構的過程和重構后的土壤,絕對不能再出現新的障礙層,舊賬與新帳一起算。
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常務副主任汪洪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登記管理與標準》報告中,分享了水溶肥料的發展過程,當前我國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登記管理辦法以及參考標準。他指出,綜合考慮“作物產量與品質、經濟利潤、農業生產持續與環境健康以及農產品安全”等目標,農業農村部開展肥料登記管理:直接審批滿足標準《NY 1106-2010》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林啟美在《快速提升土壤有機質的技術路徑》報告中,他將土壤有機質歸結為“襯里”與“面料”兩個組分。同時,他指出,在一定的氣候和耕作栽培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礦化與腐殖質化處于動態平衡之中,而腐植酸在土壤儲碳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名譽會長曾憲成在《我國腐植酸肥料勝利走過化肥零(負)增長五年光輝歷程》主旨報告中,總結了5年來腐植酸肥料取得的豐碩成果。他指出,面向“十四五”,讓化肥減量化,讓腐植酸肥料增量化,腐植酸肥料行業要用好“四梁八柱”方略,以打造腐植酸肥料國家品牌和國際品牌為己任,“讓中國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從土壤中來到土壤中去”成為國際共識。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省高碳能源低碳化工程技術中心教授田原宇在《農作物秸稈快速熱解創制腐植酸環境材料及其應用》報告中,針對農作物秸稈利用和土壤修復需求,分享了自主研發的(1)農作物秸稈自混合下行床快速熱解制腐植酸新工藝;(2)自混合下行循環流化床快速熱解成套裝備;(3)創制靶向腐植酸環境材料,開啟了腐植酸環境材料一個全新的研究應用方向。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環學院教授黃占斌在《多功能復合肥及腐植酸應用基礎研究思考》報告中,針對我國化肥存在的問題,分享了近年來多功能復合肥的腐植酸基礎研究工作,提出了腐植酸多功能復合肥是我國化肥工業發展方向之一。他建議,今后應加強腐植酸應用基礎研究,包括:(1)生化腐植酸與煤基腐植酸組合增效問題;(2)煤基腐植酸不同組分和產品類型的土壤-植物效應問題;(3)煤基腐植酸生產中廢棄物再生利用問題(廢渣黑腐酸與吸附材料)。
北京澳佳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喬生在《腐植酸與田園健康》報告中,分享了腐植酸與田園健康的“七更”效果:(1)更健康的土壤(2)更強壯的根系(3)更旺盛的枝葉(促進生長)(4)更好的抗脅迫能力和恢復力(5)更高的發芽勢和出苗率(6)更優的品質和更高的產量(7)更早的采摘和更長的收獲期。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腐植酸質量檢測中心(太原)常務副主任、山西太原師范學院化學系教授張彩鳳在《腐植酸類肥料工藝技術途徑》報告中,介紹了腐植酸有機肥、腐植酸復混肥、沖施用腐植酸水溶肥、滴灌用腐植酸水溶肥、腐植酸生物刺激素、腐植酸種子包衣劑等6類產品的制作關鍵技術及功效。
遼寧順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郭書利在《腐植酸類肥料標準化及工藝路徑》報告中,介紹了4類腐植酸復合肥料、腐植酸單質肥料、腐植酸有機肥料、腐植酸水溶肥料標準及工藝現狀。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陜西省腐植酸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牛育華在《一種腐植酸蘋果免套袋面膜技術》報告中,介紹了她帶領的團隊自主研發的腐植酸蘋果提質增效專利技術。她指出,基于生產投入成本、產量、經濟收入、環境效益等綜合計算,腐植酸蘋果免套袋面膜技術前景十分可觀。通過現場噴膜演示,讓大家見證了該項技術的神奇效果。
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監李圣君代表郭景麗作了《技術驅動,綠色發展》報告。她分享了心連心堅持“兩為方針”,通過“腐植酸+化肥”,實現了銷量大幅增長的優異成績。截止2020年10月,心連心公司腐植酸復合肥銷量同比增長51%,腐植酸尿素同比增長6%。同時,明確了心連心下一步發展方向,將繼續堅持“兩為方針”,為改良土壤和農產品提質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雙在《腐植酸生物刺激素:為開啟第5次農業生產資料變革的大門舉旗定標》報告中指出,腐植酸生物刺激素具有(1)自然親和(2)抗逆性強(3)靈活多效(4)經濟安全(5)愈專愈活(6)應用廣范等特點,為生物刺激素產業舉旗定標優勢明顯。特別是面向新時期我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的新格局,讓腐植酸為開啟第5次農業生產資料大門舉旗定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趙秉強在《化肥有效養分高效化產品創新七大技術趨勢》報告中,全新分享了七大技術趨勢:(1)以綠色增產為主要目標(2)增效途徑向系統性綜合調控發展(3)產品功能向多元化發展(4)增效材料向綠色化發展(5)產品創新更重視學科交叉與融合(6)綠色產品產業途徑重視一體化生產(7)滿足農業生產對高效產品性能的關鍵需求。
國家蘋果體系果園土壤和產地環境崗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翟丙年在《腐植酸在土壤質量退化及其改良修復應用中幾個問題的思考》報告中,分享了土壤退化改良修復主要途徑,提出了腐植酸在土壤修復中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1)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的速度和強度值(2)調節土壤酸堿性的作用(3)腐植酸的原料利用(4) 腐植酸在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機理研究等。
農業部腐植酸類肥料重點實驗室、山東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方軍在《基于腐植酸肥料研究平臺的技術創新》報告中,從平臺搭建、芯片研制、5G技術、聯通無限四個方面,用圖文并茂的動畫形式,分享了農大肥業5年來在腐植酸肥料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充分展現了農大肥業做“有思想的腐植酸肥料”的實踐成果。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武麗萍在《腐植酸“HA”商標認證與配套實施腐植酸類肥料標準的組合優勢》報告中強調開展腐植酸“HA”商標(標志)認證的重要性,而實施腐植酸“HA”商標認證關鍵點就是產品標準。通過協會開展“HA商標認證+配套協會標準”,組合優勢十分明顯。
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鞏冠群在《礦物源黃腐酸在生命科學中的作用規律及實踐應用》報告中指出,腐植酸、黃腐酸的傳奇色彩,集中體現于對生命體(植物或動物)生理生化作用的高效參予和調控。通過研究表明,黃腐酸與納米材料協同作用,可促進或抑制重金屬離子吸收,在重金屬治理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
上述20位專家報告,立題新穎,科學嚴謹,技術路徑清晰,產業對接可行,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使得土肥和諧產業思想技術創新越來越深入人心。如今,“全國土肥和諧大會”已經成為農業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品牌會議。打造腐植酸肥料國家品牌,“讓中國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從土壤中來到土壤中去”成為全球共識,成為本次大會的點睛之作。
(中腐協秘書處 供稿)
內蒙古眾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純天然腐植酸原料 內蒙古眾力生物腐植酸有機肥 呼和浩特眾力生物高活性腐植酸
版權所有:內蒙古眾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蒙ICP備18001213號-1 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695號 網站建設:國風網絡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